日本有一項法定的制度,那就是買了公寓樓的房子,就要繳納物業費(包括管理費、維修基金等)。物業費的繳納,是每一位擁有房產權的人必須承擔的義務,而且這一項義務是依據“平等均分”的原則實施的。

 

日本人認為,住在一個大樓裏的所有業主,大家就是一個大家庭。整棟樓不是某個人的,而是大家共有的,大樓的生命,就是每一戶住家的生命,因此,所有的維修費用必須大家平均分攤。正因為日本人有這一種集體主義思想,或者從眾思維,使得日本樓盤管理過程中,很少會產生業主之間的矛盾。

 

 

日本的物業管理公司的主要工作,並不是負責大樓的安保或小區安全管理,而是注重於大樓自身的質量和品質的管理。

 

因為日本的社會治安普遍較好,很少發生入室盜竊時間。而且日本的小區本來就沒有圍牆,都是開放式的,只是大樓的大門,會有管理員或者有門鎖安保系統。

 

如果是高檔小區,物業管理公司會設置一個專門的辦公室 ,派駐幾名工作人員管理,負責大樓內外的每天清掃工作,處理業主的一些咨詢業務,監管進出大樓的人員。

 

 

因此,物業管理公司幾乎不需要雇傭保安人員,而把主要的財力精力投入到大樓的日常管理中,譬如清掃樓道,管理垃圾,擦洗門窗與樓梯護手。物業管理公司平時只是做一般性的巡查,只有等到定期維修時,物業管理公司才會有專門人員上門聯系服務。

 

日本物業管理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不管下水道有沒有堵,一年必須使用高壓清洗裝置全部疏通一次。屋頂的防漏系統,一般是5年補修一次,10年大修一次。外牆一般是10年全部翻新一次。電梯是3個月檢查一次,15年更換一次。房間裏面的消防探測系統是一年檢修一次。

 

也就是說,日本的物業管理,不是管道堵了,設備壞了,才去修理,而是完全的按照預先制定的修理計劃,進行預防性修理,以保證大樓和住戶不會遇到生活上的麻煩。

 

 

日本的房屋多年保持完善和功能正常的秘訣:物業公司會定期保養維護,不是出了問題才維修,而是預防性維修。所以,日本無論是公寓樓還是辦公樓,建造了許多年,卻沒有給人一種破舊的感覺。原因就是因為有一整套很好的維修保養管理制度。

 

 

日本政府已經提出了一個“建築物百年”的計劃要求,以前,日本的大樓設計使用壽命,都是在50年至70年之間。但是日本政府認為,這個壽命太短,必須能夠保證使用100年。

 

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大樓的頻繁拆建,導致大量建築垃圾的產生,破壞環境。其次是,大樓的經常拆建,損害業主的經濟利益,也浪費社會資源,因此要求新大樓的建造,從結構到管道,從牆面到內部設施,必須保證能夠經受得住100年風雨的洗禮。而要實現這一個百年夢,經常性的維修保養,就成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