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被認為是世界上地震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因而對於考慮買樓的人來說,住宅的抗震性能尤為重要。那麼日本採取了哪些抗震措施呢?以下整理了日本發生過的地震,以及日本採取了哪些抗震措施,並總結出日本真正抗震的住宅是甚麼樣的。

 

一、日本的地震情況

昭和和海西發生的大地震

 

1964年 新瀉地震 震度7.5

26人死亡,1,960所住宅半毀6,640間,住宅被淹15,297間。

1978年 宮城縣地震 震級7.4

28人死亡,1,325人受傷,1,183所住宅被毀,5,574所住宅被毀,888處道路損毀,529處山體滑坡。

1995年 阪神淡路大地震 震度7.3

6,434人死亡,43,792人受傷,104,906所住宅半毀,144,274人被燒死,7,132間住宅被燒毀。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 9.0級地震

15,884人死亡,2,633人失蹤,6,179人受傷,129,198所住宅被毀,254,238所住宅半毀,90%以上的人死於海嘯造成的水死亡,高達4,000萬人。

2016年熊本地震 4月14日震度6.5 4月16日震度7.3

49人死亡,1,676人受傷,4.620所住宅被毀,12,290間住宅半毀,136起泥石流災害,16起火災。

 

南開槽地震的威脅

南海槽是什麼?

南海槽位於靜岡縣蘇魯加灣和基伊半島的南側,菲律賓海板塊和日本群島的歐亞板塊之間的邊界上, 從托薩灣到九州東部海岸的4000米深的海底溝渠。

如果發生南開槽地震,會遭受比東日本大地震更大的破壞嗎?

如果發生南開槽地震,太平洋沿岸的廣大地區將連續發生9.0級的大地震,據說比東日本大地震更嚴重,預計將有超過1000萬次大海嘯。

1944年的東南海地震,1946年的南海地震也是南海槽地震嗎?

它可能被認為是地震預報或理論、然而,南開槽是一個大規模和活躍的活動斷層。該地區過去每100至150年發生一次8級地震。1944年基伊半島東部至伊勢灣沿岸地區、靜岡縣東部發生東南海地震(震度7.9)和1946年基伊半島外海的南海地震(8.0級地震)也被看做是南開槽地震。70多年後,國家和地方政府正在聯合努力應對南開槽地震,不知道何時會發生。

 

結論:日本需要堅固的房屋來抗震救災

 

二、免震・制震・耐震構造是甚麼?

 

近來,”抗震”作為住宅所需的功能之一,在首都正下方和南開槽大地震等可能性中越來越大,日本法律也要求所有建築物都具有一定的抗震強度。如果發生地震,我們怎樣才能使住宅不易倒塌,保護家庭的生命?目前,日本的抗震措施有三種施工方法:免震和制震、耐震。其效果和成本各不相同,因而三種施工方法之間也存在各種差異。以下介紹抗震房屋的要點。

 

免震技術

免震是一種在地基和建築物之間安裝免震裝置,隔離地震震動對建築物的傳播,保護建築物不受地震力影響的結構,適用於各種規模的建築物,對於橫向地震十分有效,可以減少七到八成的晃動。

[層壓橡膠]  在地震中,將地面和建築物分開的技術可以大大減少整個住宅的震動。由於可以大大減少建築物的震動,因此室內傢俱翻倒造成的事故和家居用品損壞的風險同樣可以降低。

 

震技術

 

為了防止建築物倒塌而在牆壁上安裝”阻尼器”,將震動的動能轉化為熱能,從而有效吸收地震,減少二次災害發生的可能性。與這種抗震結構混淆的是減振技術,這是一種通過安裝在建築物頂層等處的舉動來抑制晃動的裝置,主要用於建築物等。

 

【抗震減震器】  它抑制了整個建築物的震動,並減輕了結構損壞,因此對於反覆搖晃(如大地震後餘震)非常有用。

 

震技術

這是一種利用結構的力量來承受地震力的技術,在建築物中加入單或雙向的斜支撐或雙面貼構造合板構造,使結構堅固,以防止建築物倒塌帶來的危險。加強柱子、梁、承重牆、鋼筋等結構,提高建築物的強度,防止整個建築倒塌。大多數抗震住宅都採用這種抗震結構。

[筋かい]  筋かい是一種構件,通過傾斜地放在柱子和柱子之間來加固建築物和腳手手庫的結構。 確保建築物的每個部分都有足夠的強度來不破壞。

 

抗震對策的優缺點

由於免震、製震和耐震結構的特點各不相同,因而抗震效果、建築成本也各有差異,在獨戶住宅中的普及狀況也不能一概而論。最好根據房屋的位置、地面和成本,在三種抗震對策之間作出選擇。但不管選擇哪一種都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在家中可以安全地處理地震。

 

抗震裝置 免震 制震 耐震
優勢 對軀幹的損傷小,幾乎感覺不到搖晃和震動;基本不會造成成次生災害風險。 樓層越高,震感越低;二次損傷程度小;易進行改造。 耐震性能高;易進行改造;大部分有地震保險折扣,不會衍生額外費用。

 

劣勢 工程規模大,成本較高;對應房屋製造商、施工店鋪少;不使用軟地面。 成本會根據建築物的規模進行調整;室內設施可能會受到一定損害。 室內搖晃幅度較大,反復發生的餘震會加重對建築物的破壞。
維護 需要定期維護或地震發生後立即進行檢查。 根據產品不同,需求不同。 地震後需要修理。

三、日本的抗震標準

受到多次地震困擾的日本,在每次發生地震時,都會審查和修訂抗震標準,以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各個方面的抗震標準都得到了加強,因此在地震方面修訂了諸多具有指導意義的抗震標準,還包括在世界上首次制定抗震法規。相關法等如《建築標準法》和《住宅品質保障促進法》。

 

抗震標準的發展

  • 1924年,也就是關東大地震後的第二年,日本首次作出抗震規定。
  • 1948年福井地震發生後,1950年頒布了《建築標準法》。
  • 1978年宮城縣外海地震後修訂了《建築標準法》,1981年頒布了新的抗震標準。
  • 1995年漢信-阿瓦吉大地震後,1995年頒布了《促進抗震改造法》。

 

新抗震標準與舊抗震標準之區別

1981年6月1日,日本抗震標準發生了重大變化。

目前,1981年6月1日之前的標準稱為舊的抗震標準,後來的標準稱為新的抗震標準。觸發因素是宮城縣外海地震。

最新的《建築基準法》中規定,新建建築必須達到在百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倒塌,在數十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受損的抗震強度。

 

新的抗震標準是保護建築物內的生命,使建築物不會因地震而倒塌。

以前的抗震標準沒有為5級以上大地震制定標準。其標準是建築物在5級左右的地震中不會倒塌。
新的抗震標準不僅要求建築物不倒塌,而且保護建築物內的生命。
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別。

 

新抗震標準的建築物在漢信-阿瓦吉大地震中受損不大。

新的抗震標準要求建築物具有更先進的抗震能力,例如,在5級左右的中度地震中,地震的輕微裂縫程度,以及6至7級左右的大地震,如不坍塌或倒塌。
新的抗震標準建築在漢信-阿瓦吉大地震中沒有受到重大破壞,這證明瞭其有效性。

 

日本抗震技術在世界上的水準

2000年《建築標準法》修訂

2000年,修訂了《建築標準法》,重點是提高木屋的抗震能力。
例如,對地面調查的強制性規定、根據結構材料及其位置確定承接和加工規格以及平衡計算對於承力牆的佈置至關重要。

2000年《住房品質保障促進法》頒布

同年,日本頒布了《住房品質保障促進法》。
目的是獲得高品質的住房,並保護房主。
主要內容包括10年的擔保期、住房績效展示制度和新成立的爭議處理機構。

2008年《長期優秀住房法》生效

2008年,《促進長期優秀住房普及法(《長期優秀住房法》)生效。
由政府認證長期舒適居住的房屋,具有9個標準和2級以上抗震等級,如果清除,稅收和抵押貸款等將給予優惠。

因此,日本的抗震標準在高維度上與時同時發展,在世界上保持著先進水準

 

四、總結

 

在日本,未經官方認證的建築材料是很難流通的,只有符合日本法案的建築才有之歌被批准建造,從而確保日本的每一棟建築物都符合抗震標準。

 

以上介紹了日本的地震情況、住宅的抗震結構、日本的抗震標準措施等,而最先進的抗震技術是使地震後生活舒適,沒有地震損壞。對於未來的住宅來說,最重要的是讓家庭過上更長、更安全的生活。